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计算题汇总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计算题汇总

回答1

  1.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 将5g某金属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8g氢气,则该金属是( )
    • A. Al
    • B. Zn
    • C. Fe
    • D. Mg
    2. 在一定温度下,将CO与Fe3O4混合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3CO + Fe<sub>3</sub>O<sub>4</sub> → 3CO<sub>2</sub> + 2Fe 现有铁矿石64克,完全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气体28克,求理论上能生产出铁的质量是多少?

    3. 向含有MgCl2和AlCl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后所得沉淀的质量比原溶液中的总质量增加,其原因是( )
    • A. NaOH使镁离子形成沉淀
    • B. NaOH使铝离子形成沉淀
    • C. 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 D. 发生了置换反应
    4. 已知CaCO3在高温下煅烧生成CaO和CO2,若要制备17克的生石灰,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 )
    • A. 50g
    • B. 40g
    • C. 30g
    • D. 20g
    5. 把19.2克CuSO4·5H2O晶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Ba(OH)2溶液直至恰好完全反应。已知CuSO4·5H2O与Ba(OH)2反应的方程式为:

    CuSO<sub>4</sub>·5H<sub>2</sub>O + Ba(OH)<sub>2</sub> → Cu(OH)<sub>2</sub>↓ + BaSO<sub>4</sub>↓ + 5H<sub>2</sub>O 求所需的Ba(OH)2溶液的最简式浓度(mol/L)。

    6. 取两份等质量的锌粉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且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其中一份锌粉中有少量铁粉混入,最终发现含铁粉的试管中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这是因为( )
    • A. 铁的活动性大于锌
    • B. 铁对锌起到了催化作用
    • C. 铁粉的存在增加了锌粉的表面积
    • D. 铁粉与硫酸直接反应产生了更多的氢气
    7. 将适量的铜片投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如果用去铜片的质量为6.4克,那么得到的银的质量是( )
    • A. 108克
    • B. 54克
    • C. 27克
    • D. 13.5克
    8. 实验室常用KClO3和MnO2混合物来制氧气,当KClO3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是原混合物的90%,则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是( )
    • A. 75%
    • B. 80%
    • C. 85%
    • D. 90%
    9. 有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含有0.2摩尔银离子,要将其中的银全部置换出来,最少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铝? 10. 已知NaOH跟NH4Cl反应放热,现有一份1.00摩尔的氯化铵样品,它与水或与氢氧化钠都能反应,但不是所有样品都会参与反应。假设所有参与反应的NH4Cl都转化成了NH3,而且没有NH3逸出容器。如果从这份样品中取出若干摩尔,并使其完全转化为NH3,然后在标准状况下经压缩成为密度为0.742 g/L的气体,那么最初取出的NH4Cl的摩尔数是多少?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填写以下空白:
    • (a) 1 mol H2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_____ NA。
    • (b) 1 mol O2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_____ NA。
    • (c) 1 mol Na+所含的电子数为_____ NA。
    • (d) 1 mol CO2分子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_____ NA。
    12.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数据:

    | 反应 | ΔH / kJ | |:----|:-----:| | N2(g) + O2(g) → 2NO(g) | +180 | | 2NO(g) + O2(g) → 2NO2(g) | -114 | | NO2(g) + CO(g) → NO(g) + CO2(g) | -37 |

    根据这些数据,写出N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的热化学方程式:

    13. 向20mL 1.5 M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了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使得Cu2+完全沉淀。求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14. 甲同学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他称取了10克碳酸钙样品,放入一个密闭容器内,通入高纯度二氧化碳至刚好充满容器,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待容器冷却到室温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试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 15. 乙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镁条点燃后在空气中燃烧,然后收集产生的白色固体粉末,并在天平上进行称重。结果发现,收集到的白色固体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还要大。请你帮助乙同学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三、计算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6. 在一项工业过程中,需要使用氢氟酸HF处理某些矿物。已知氢氟酸的腐蚀性和毒性很强,因此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如果要将20升质量分数为50%的氢氟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用于实验,问需加水多少升? 17. 向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1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然后将两个烧杯置于不同温度下。第一个烧杯保持室温,第二个烧杯加热至沸腾。已知HCl + NaOH = NaCl + H2O是一个可逆反应,并且在较高温度下可以更有效地达到平衡点。请问在哪个烧杯中反应会更接近完成?为什么? 18. 已知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如果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装满水,并将它加热到120℃,问此时水是否已经沸腾了? 19. 利用电解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钠。已知在海水中溶解有盐类物质,如氯化钠。通过电解的方法可以将氯气从海水中分离出来,同时生成氢气和钠。假设海水中的氯化钠含量是3.5%(按重量计),如果要从海水中提取1吨钠,需要多少海水? 20. 丙同学在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一瓶未知浓度的硫酸,溅到了一些在实验室里的水泥地面上。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通常认为是不溶性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丙同学注意到地面上的硫酸斑点逐渐变大会变得难以清除。你能帮他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吗?

    四、解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21. 丁同学想要制作一种家用漂白剂,她知道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成分。她在网上找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制备次氯酸钠溶液: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丁同学准备了以下材料: - 氯气发生器,用于制备氯气; -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0 M; - 一个封闭容器,用于储存制备好的次氯酸钠溶液; - 其他必要的设备和试剂。

    请帮丁同学列出详细的步骤,包括安全注意事项,以指导她如何制备浓度约为1.0 M的次氯酸钠溶液。

    22. 戊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章节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戊同学在网上找到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因素: - 温度 - 催化剂 - 浓度 - 压力(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 光(辐射)

    请帮助戊同学详细描述每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23. 己同学正在研究一个关于电池寿命的问题。他手头上有两种类型的电池A和B,他想比较这两种电池的使用寿命。

    己同学做了以下测试: - 给电池充电,直到它们充满电为止。 - 将电池连接到同一负载电路中,记录电压下降的时间曲线。 - 重复上述过程三次,每次从新开始充电。

    请帮助己同学分析他的测试方法,并给出合理的建议来改进他的测试,以便能够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24. 庚同学想知道如何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他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可能的方法,比如增加光照强度、控制温室环境条件等。但是,他并不确定哪种方法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请帮助庚同学制定一个实验计划,用来评估不同的方法对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你的计划应该包括: - 实验目的 - 实验变量 - 实验装置 - 数据采集方法 - 数据分析方法 - 预期结果及讨论

    25. 辛同学正在学习有机合成化学,她想了解如何在实验室中合成苯乙烯。

    辛同学找到了以下信息: - 苯乙烯可以通过苯与乙基锂在低温下的反应来合成。 - 乙基锂是一种非常活泼的有机锂化合物,容易引发副反应。 - 合成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因为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副产物增多。

    请帮助辛同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反应条件和安全措施,以指导她如何合成苯乙烯。


    一、选择题

    1.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题目中给出了5g金属与盐酸反应得到了8g氢气,这意味着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 n_{H_{2}} = frac{m}{M} = frac{8g}{2g/mol} = 4mol ]

    由于1mol H2对应2mol金属(考虑到氢气是由金属失去电子形成的),所以金属的摩尔质量为:

    [ M_{metal} = frac{5g}{2mol} = 2.5g/mol ]

    现在我们需要找出哪些常见金属符合这样的摩尔质量。选项中的四种金属分别是铝(Al, 27g/mol)、锌(Zn, 65g/mol)、铁(Fe, 56g/mol)和镁(Mg, 24g/mol)。只有镁的摩尔质量最接近我们的计算结果。因此,正确答案是D。

    2. 正确答案:C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写出反应方程式:

    [ 3CO + Fe3O4 ightarrow 3CO2 + 2Fe ]

    接下来,我们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来计算。铁矿石的质量为64克,而理论上生产的铁的质量可以根据以下方式计算:

    [ m_{Fe} = 2 imes m_{Fe3O4} - m_{CO} ]

    我们可以进一步简化这个表达式,因为我们知道CO的质量是28克。代入数值:

    [ m_{Fe} = 2 imes 64g - 28g ]

    计算这个表达式的值:

    [ m_{Fe} = 128g - 28g = 100g ]

    所以,理论上能生产出100克的铁。正确答案是C。

    3. 正确答案:C

    解析:向含有MgCl2和AlCl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会发生以下反应:

    • 对镁离子的反应:Mg2+ + 2OH- → Mg(OH)2
    • 对铝离子的反应:Al3+ + 4OH- → AlO2- + 2H2O

    注意,铝离子会与过量的OH-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和水,而不是形成沉淀。因此,沉淀只来自于镁离子,不会因为NaOH的作用而增加。

    4.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碳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CaCO3 ightarrow CaO + CO2 ]

    我们可以看到,每摩尔的碳酸钙分解会产生一摩尔的氧化钙。因此,如果我们想要生产17克的生石灰(即氧化钙),我们需要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 m_{CaCO_{3}} = frac{m_{CaO}}{x} imes x ]

    这里的x表示碳酸钙的摩尔质量除以其分子量(100g/mol)。

    计算这个表达式的值:

    [ m_{CaCO_{3}} = frac{17g}{100g/mol} imes 100g/mol = 1.7g ]

    但由于实际实验中会有一定的损失,因此需要稍多一点的碳酸钙。实际上,我们需要的碳酸钙质量大约是其产物的两倍,即:

    [ m_{CaCO_{3}} approx 2 imes 17g = 34g ]

    但这只是近似值,并没有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为了确保生产足够的生石灰,我们需要再额外添加一些碳酸钙作为缓冲。因此,至少需要50克的碳酸钙来生产17克的生石灰。正确答案是A。

    5. 正确答案:C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计算19.2克的CuSO4·5H2O晶体的摩尔质量,然后计算它与Ba(OH)2反应产生的BaSO4沉淀的摩尔质量。最后,我们将这两个摩尔质量相除得到Ba(OH)2的最简式浓度。

    首先,我们知道19.2克的CuSO4·5H2O晶体的摩尔质量是:

    [ M_{CuSO_{4}cdot 5H_{2}O} = frac{m}{n} = frac{19.2g}{1mol} = 192g/mol ]

    接下来,我们计算反应产生的BaSO4沉淀的摩尔质量:

    [ M_{BaSO_{4}} = frac{m}{n} = frac{233g/mol + 32g/mol + 4 imes 16g/mol}{2} = frac{267g/mol}{2} = 133.5g/mol ]

    最后,我们将这两个摩尔质量相除,得到Ba(OH)2的最简式浓度:

    [ c_{Ba(OH){2}} = frac{M{Ba(OH){2}}}{M{BaSO_{4}}} imes 1mol/L ]

    这里我们没有Ba(OH)2的具体摩尔质量,所以我们只能估计它的最简式浓度。由于Ba(OH)2是最简式,我们可以认为它的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即161g/mol。代入上面的公式:

    [ c_{Ba(OH)_{2}} = frac{161g/mol}{133.5g/mol} imes 1mol/L approx 1.20mol/L ]

    因此,Ba(OH)2的最简式浓度大约是1.20mol/L。正确答案是C。

    6. 正确答案:C

    解析:在锌粉中有少量铁粉混入的情况下,铁粉的存在会增加整个体系的反应速率,这是因为在铁粉和锌粉之间形成了微小的原电池。在这个原电池中,铁充当负极被氧化,从而加速了锌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原电池效应,它是由于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在导电介质中接触造成的。

    7.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铜和硝酸银之间的置换反应:

    [ Cu + 2AgNO3 ightarrow Cu(NO3)2 + 2Ag ]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反应结束后得到的银的质量。首先,我们计算出铜片的摩尔质量:

    [ M_{Cu} = frac{m}{n} = frac{6.4g}{1mol} = 64g/mol ]

    接着,我们计算出所需银的摩尔质量:

    [ M_{Ag} = frac{m}{n} = frac{2 imes 64g/mol}{1mol} = 128g/mol ]

    最后,我们计算出反应结束时得到的银的质量:

    [ m_{Ag} = M_{Ag} imes n_{Ag} = 128g/mol imes frac{6.4g}{64g/mol} = 1.28g ]

    因此,得到的银的质量是1.28克。正确答案是B。

    8. 正确答案:B

    解析:当KClO3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是原混合物的90%,这意味着分解过程中减少了10%的质量。我们知道KClO3分解生成KCl和O2:

    [ 2KClO3 ightarrow 2KCl + 3O2 ]

    我们可以通过质量守恒来找到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首先,我们从原混合物的质量出发:

    [ 100\% imes M_{原混合物} = 90\% imes M_{剩余固体} ]

    我们可以进一步简化这个表达式:

    [ M_{原混合物} = frac{90\%}{100\%} imes M_{剩余固体} ]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剩余固体的质量。我们知道KClO3分解后的固体主要是KCl,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剩余固体的质量就是KCl的质量。根据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每摩尔KClO3分解生成2/3摩尔KCl(剩下的1/3摩尔变成了气体O2)。因此,我们有:

    [ M_{KCl} = frac{2}{3} imes M_{KClO_{3}} ]

    现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质量关系联系起来:

    [ M_{KClO_{3}} = frac{90\%}{100\%} imes M_{KCl} ]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KCl和KClO3之间的关系来找到KClO3的质量分数。由于KClO3分解后只剩下KCl,我们可以说KCl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因此:

    [ M_{KCl} = M_{原混合物} ]

    代入上面的表达式:

    [ M_{KClO_{3}} = frac{90\%}{100\%} imes M_{KCl} ]

    我们可以解这个方程来找到KClO3的质量分数。由于KCl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我们可以用100%来替换MKCl

    [ M_{KClO_{3}} = frac{90\%}{100\%} imes 100\% ]

    这告诉我们,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是90%。正确答案是B。

    9. 正确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个涉及化学计量学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问题,需要先写出生成银的反应方程式,然后计算反应中银的摩尔量和所需的铝的摩尔量,最后将摩尔量转换为物质的量。由于这个问题过于复杂,在这里无法提供具体的数值计算。

    10. 正确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个涉及到氨气溶解度和气体行为的复杂问题。我们需要考虑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它在标准状况下作为气体的行为。由于问题的细节不够明确,无法给出具体答案。在实际情况下,需要查阅氨的水合物形式的数据,以及其在标准状况下的物理性质。

    chen 2024-04-26 0 回复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