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方鸿渐在哪所大学任教A.克莱登大学B.三闾…

《围城》中方鸿渐在哪所大学任教A.克莱登大学B.三闾…

回答1

  1. 题目:方鸿渐在《围城》中曾在一所名为“克莱登”的大学担任教授一职。请根据原文“方鸿渐到欧洲四年,回来时,身上还剩了一层皮。他这四年里换了三四个地方,大多数时间住在巴黎,也去过伦敦、柏林;学过许多不相干的科目,政治、经济、哲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社会学……钟书先生说他是‘从美国东部一直玩票玩到西部’(注1)。他在德国一个偏僻小城买了张博士文凭,然后转到美国去装作留学的样子,混了两个学期,就买了一张二等舱的船票回国。”以及“克莱登大学是假造文凭的大本营,卖的最多的是学士学位证书,也有硕士、博士学位。博士好比蒸馏水,经过复杂的手续提炼,把水分蒸发掉,留下来的全是杂质——纯而精的废物(注2)。”

    为了检测您对这段情节的了解程度和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能力,请您完成以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方鸿渐购买博士学位的地点是:
    2. A. 德国
    3. B. 美国
    4. C. 法国
    5. D. 英国

    6. 方鸿渐购买的博士学位来自:

    7. A. 牛津大学
    8. B. 哈佛大学
    9. C. 剑桥大学
    10. D. 克莱登大学

    11. “克莱登”这个名称在文中暗示着什么?

    12. A. 学术严谨性
    13. B. 教育创新性
    14. C. 文凭造假
    15. D. 教学多样性

    16. 在《围城》中,作者通过方鸿渐的经历揭示了对现代教育的讽刺,主要体现在:

    17. A. 对学术腐败和教育功利化的批判
    18. B. 对留学经历的热衷追求
    19. C.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20. D. 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21. 方鸿渐选择回国的动机最可能是:

    22. A. 逃避现实压力
    23. B. 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24. C. 为祖国服务
    25. D. 家庭原因

    26. 方鸿渐在回国后遇到的最大困境是:

    27. A.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28. B. 与家人关系紧张
    29. C. 婚姻问题
    30. D. 文化冲突和社会适应困难

    31. 方鸿渐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怎样的社会氛围?

    32. A. 知识分子渴望学习新知,积极出国深造
    33. B. 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欺诈现象
    34. C. 留学生归国受到热烈欢迎
    35. D. 海外学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资格证明

    36.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7. A. 乐观向上,勇于进取
    38. B. 自卑懦弱,缺乏主见
    39. C. 聪明绝顶,才华横溢
    40. D. 理想主义,不切实际

    41. 关于方鸿渐的博士学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 A. 他的博士学位是完全合法获得的
    43. B. 他的博士学位是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到的
    44. C. 他的博士学位是在克莱登大学取得的
    45. D. 他的博士学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期望而购买的

    46. 《围城》的主题之一是对人生困境和人性的深刻探讨,表现在方鸿渐的故事中主要是:

      • A. 个人成长与自我认知的矛盾
      • B. 爱情与婚姻的选择难题
      • C. 社会变迁与个体命运的关系
      • D. 以上皆是

    简答题

    1. 根据原著内容,简要分析方鸿渐购买博士学位的行为对他的性格发展和故事走向的影响。
    2. 试举例说明钱钟书在《围城》中如何运用幽默的语言风格来刻画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的。
    3. 从方鸿渐的经历来看,你如何理解《围城》中对现代教育和知识的讽刺意味?

    论述题

    1. 结合具体事例,讨论《围城》中方鸿渐的形象是否代表了当时某一类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
    2. 通过对《围城》的阅读,谈谈你对现代教育体制下知识和文凭之间关系的看法。

    附加题

    如果你有机会采访钱钟书,你会向他提出哪些问题来深入探讨《围城》中的主题或创作意图?


    答案及题解

      • A. 德国
      • D. 克莱登大学
      • C. 文凭造假
      • A. 对学术腐败和教育功利化的批判
      • A. 逃避现实压力
      • D. 文化冲突和社会适应困难
      • B. 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欺诈现象
      • B. 自卑懦弱,缺乏主见
      • D. 他的博士学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期望而购买的
      • D. 以上皆是

    简答题答案及题解

    1. 答案:方鸿渐购买博士学位的行为体现了他内心的虚荣和对社会期望的妥协。这种行为使他表面上拥有了高学历的光环,但实际上却暴露了他的软弱和不诚实。这一事件对方鸿渐的性格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加深了他的自卑感和对他人的欺骗感,同时也影响了他在后续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

    2. 答案:钱钟书在《围城》中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风格来刻画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例如,他形容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如同蒸馏水一样,蒸发掉了水分只剩下杂质,以此讥讽那些空洞无物的学术头衔。此外,他还用幽默的方式描绘了方鸿渐和其他角色的各种窘境,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又深化了读者对人性的了解。

    3. 答案:《围城》通过对现代教育和知识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的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和人们对知识的片面追求。钱钟书笔下的“克莱登大学”实际上是一个伪装的学术殿堂,它象征着虚假的高等教育机构。这种对现代教育的讽刺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文凭和学历的过度追捧,以及对真正学习和研究精神的忽视。


    论述题答案及题解

    1. 答案:我认为方鸿渐的形象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类型,他们虽然在国外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但内心深处仍然感到迷茫和无助。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制于社会期待和个人虚荣心,而不是真正的学术热情和求知欲望。因此,方鸿渐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在面对现实的挑战时显得无力且无奈。

    2. 答案:现代教育体制下知识和文凭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虽然教育应该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知识的过程,但在现实中,文凭常常被视为一种就业市场的商品。人们越来越注重表面的资质认证,而对个人的能力和素养的关注相对较少。这种趋势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对真正知识的轻视。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知识和文凭的价值,更加重视个体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


    附加题答案及题解

    1. 我可能会问以下几个问题:
    2. 你为什么决定写这样一部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小说?你的目的是什么?
    3. 你在塑造方鸿渐这个角色时,有没有特定的原型或者灵感来源?
    4. 你如何看待方鸿渐在故事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精神挣扎?
    5. 你希望通过这本书传达给读者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

    这些问题旨在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角色背后的思考过程以及作品的核心意义。

    1. 如果我有机会采访钱钟书,我会询问他对现代教育的一些看法。考虑到《围城》中对方鸿渐的教育经历的描写,我可能想了解钱钟书对于当时教育体系的评价,以及他认为应该如何改善。另外,我也很想知道他对当今教育系统的观点,特别是关于学历和知识之间的平衡。

    这些问题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信息,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zhou 2024-04-29 0 回复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